職青研究

筆者早前於證主初職聚會中分享研究發現

初職信徒面對的轉變和挑戰

撰文:陳保焜同工 (創新及研究部主管) 

學傳同時有大專生和初職信徒的事工,但發現信徒從大學事工過渡到初職事工,往往會遇到不同困難,不容易承接。同時,教會界中討論的職場神學,多是切合職涯中期的處境,而少有專門針對初職的處境。 因此創新及研究部門早前做了一個有關初職信徒的研究,期望了解在職未滿三年的基督徒如何適應工作和信仰所面臨的挑戰。是次研究以焦點小組訪問了曾參與學傳事工的12位初職三年內的畢業生,以及8位即將於一年內畢業的準畢業生。以下會分享一些研究中的發現。


對初職信徒最大的挑戰

一、長工時和疲乏:從大學自由的時間,變為要每天早起及定時上班,他們感到不易適應。而且工時長也令他們感到自己沒有了個人時間,身體疲累。而時間減少、身體疲乏,也令到他們教會參與和個人的屬靈操練減少,他們又會因此感到自責。

二、面對工作上責任和壓力:從學生變成受薪的員工,需要承擔更大責任,而上司或客戶又會有更高要求,這令初職青年感到壓力。特別是需要專業資格的工作,壓力感會更大。

「當我一畢業,我便突然變成一個註冊護士。但其實我仍是前一天的我,沒有改變。很多東西我仍在學,我不懂做。但我不可能和病人說我不懂,我只能假裝我做得到(fake it until I make it)。」

三、要適應世俗職場文化:脫離了很多基督徒的環境,進到一個世俗的職場文化,會感到落差很大,難以適應。

「我的工作有部分是要陪上司去見客。通常見客時,都不會一開始便傾業務的事,而是先吹下一些風花雪月的話題。我覺得自己作為基督徒,不應參與這些談話,但我又不能完全不出聲。我不知如何做,教會中沒有人教過我這樣的東西。」

初職信徒期望的支援和幫助

一、同行和分享:最多受訪者提及,有人能同行和分享是最重要的。 他們表示只要有機會能把初職的掙扎和挑戰分享出來,便已很大的幫助和釋放。他們表示教會刻意教導職場神學等東西也是好的,但「人」才是最重要。

二、預先告知職場中將會面對的挑戰:受訪職青表示,在畢業前預先告知將會面對的職場情況,已經是一個很好的提醒。一個外國的初職青年研究指出,那些預期初職適應具挑戰性的人,更可能會以韌性和適應性的態度去面對未來的各種挑戰。


三、另一個最多受訪職青提及的,是期望有同行業的信徒前輩作導師,或是有職涯規劃類的支援,這對他們幫助最大。


反思和建議

一、接納初職的適應過程,以同行和支援代替批評

不同工作階段的需要很不同,需要刻意針對初職階段來討論。例如,一些職場神學會教導信徒要在職場中發揮屬神的影響力。但對初職信徒來說,他們只是職場中的「小薯仔」,能夠「生存」便已不容易,要發揮影響力可能要工作十多二十年後才有可能。而且對初職信徒來說,因為要適應長工時和新的作息,大部人可能都會少了「靈修」和出席教會聚會。若牧者以此來批評或「提點」初職信徒,他們便會感到自責和困惑。

二、重視職場工作是信徒生命的重要部分,以整全而不是靈俗二分的方式去看待職場中何謂「屬靈」

我們要關心職青信徒的職業,不單只是因為這佔他們一天時間的一大部分。按一些外國的研究,職業對一個人的身分建構(identity formation)、召命(calling)、和性格特質(personality)有深遠的影響。 若我們想牧養職場信徒,想他們生命有整全的成長,針對他們的工作去牧養不是可有可無的,而是不可或缺的一大部分。

例如,潘怡蓉在《初職靈程同行》中提出了一種和工作結合的屬靈觀:「靈修關係就是藉著生活與工作來親近神,經歷祂又真又活的同在與同行。所以工作可以成為靈修的一種場域。」以此角度來看,牧者應引導初職信徒檢視工作中的屬靈意義,以及思考如何在工作的場域中實踐信仰(正如,牧者也會帶領信徒反思家庭和婚姻中的信仰)。


 1. 近來直接針對初職信徒的著作有潘怡蓉的《初職靈程同行》。

 2. 青協在2024年5月發布的《提升青年精神健康助職場適應》研究指出,受訪香港職青被問及「平時會做甚麼幫自己減壓時」,最多人提及的是「同朋友傾訴」(51.3%),大幅多於第二和第三多的選項(吃喝〔28.8%〕;聽歌/睇戲/睇劇〔27.3%〕)。

3.  Kerri A. Murphy et al., ‘The College-to-Career Transition: An Exploration of Emerging Adulthood’, Journal of Counseling & Development 88, no. 2 (April 2010): 174–81.

 4. 學傳的The Significance Project及LeaderImpact等小組材料,正是期望以聖經原則去幫助信徒探討身分、召命和如何發揮影響力等題目。

5. Michael W. Pratt and M. Kyle Matsuba, The Life Story, Domains of Identity,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in Emerging Adulthood: Integrating Narrative and Traditional Approaches, Emerging Adulthood Series (New York: Oxford University Press, 2018). Ch6. Vocational Development in Emerging Adulthood, 157-186.

6. 潘怡蓉:《初職靈程同行》(香港:證主,2024),頁167。

7. 潘怡蓉的《初職靈程同行》便是很好的現成材料,去幫助初職信徒對工作經歷作信仰上的反思。

Previous
Previous

Faithing 信緊

Next
Next

「教練」事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