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下在網絡中推動宣教四角色

編寫及訪問整理:差傳事工(宣教動員及教育部)

因為疫情未能飛到外地,也沒有海外短宣,使我們與海外宣教工場的距離隔得遠遠的。疫情期間,眼見不少「Instagram page(下稱 IG page)」誕生和興起,而我們差傳事工(Global Sending Movement 下稱 GSM)的「IG page」卻一直靜沉沉,或許也是時侯激活一下,乘勢推動宣教四角色(出去者、歡迎者、差派者、動員者*)!

宣教四角色

* 差遣者 Sender : 意指熱心參與差傳宣教的人。他願意留在後方從禱告、經濟、行政及關懷等方面來支持那些「出去者」。 出去者 Goer : 意指願意跨文化服侍並停留在工場當地服侍的工人。動員者 Mobilizer : 意指放眼世界,立足本地,推動他人起來行動的人。他們將關鍵資源、訓練和普世宣教的異象傳遞給其他基督徒,直到他們在普世福音運動中找到自己策略性的參與方式。歡迎者 Welcomer : 意指歡迎異文化的民族來到自己民族群體的人。

萬事起頭難?

前輩同工其實早已有此洞見,儲備了很多差傳書籍和宣教士的見證,一直在想辦法將這些寶貴的內容與大家分享。直至這浪疫情下的「IG」機遇,及至環顧現時網絡媒體,有關差傳內容的「IG page」真的很少,關注度更是買少見少,為了善用資源和推動宣教,我們決定放手一試。

首要解決的問題包括人手和技術,同工們都有日常基本的工作,要額外過濾海量的資料已經不容易,要在當中選出適合的內容制作成「IG post」更甚困難。感恩我們當中有一兩位同工能基本掌握圖像處理,總算撐過了起步階段。後來同工們發現人手和心力實在有限,必須增添義工協助,於是在「IG page」公開招募,最後卻只有一位學生回應,她曾說:「還以為會有很多人回應呢」我們本也如此以為,但實際卻不如所願。

但憑着三位同工加上一位學生義工的擺上,「IG page」總算走上軌道,「IG Follower」增加了約三百人。大概半年後,經過目標重新定位、系列調整及人手變動,我們再次公開招募義工,很感恩這次有四位新義工加入,六人新團隊就此組成!

只怕有心人!

(因篇幅所限,以下為訪問節錄內容)

問:為何會加入GSM成為「IG 小編」?

Lily:一直都有關注GSM IG,而我又是個喜歡文字創作的人,當見到有小編招募,就好想善用恩賜奉獻給神。

Marco:早前剛好在 IG story 看見招募弟兄姊妹擔任「IG小編」,我相信內向的我也有能力承擔,知道這是神為我預備的工作,有所感動就參加了。

Vanessa:因為不同原因暫時未能參與前線宣教,而平時自己也有關注GSM IG,看見小編招募就覺得這是個機會去摸索怎樣以媒體分享宣教,讓更多人認識普世禾場的需要。

卓霖:自己心裏對宣教有負擔,疫情前經常參與海外短宣,希望探索和體驗宣教。但因着疫情而停滯不前,加上自己很關心青年宣教,所以平常也會尋找相關資訊,但發現網絡上的確比較少機會看到。後來有機會被一位學園同工邀請,便以事奉的心態加入!

問:分享一個你在製作「IG post」過程的深刻經歷。

Lily:因為負責「IG post」設計及文字配搭,所以自己看「IG post」時,較以往更用心去想像宣教士的處境,希望能夠身同感受,並體會到他們的難處,發現原來做宣教士真的不容易!而且,自己制作的「IG post」出街後,收到不少正面的回覆,很受鼓勵!

Vanessa:怎樣連繫Crossover日常生活與宣教,我認為是其中一個很困難的位置。製作過程讓我反思雖然自己一直想實踐宣教,但到底這代表甚麼意思呢?思考的過程幫助我整理自己對宣教的看法,也促使我更多留意日常生活的潮流及元素,可以如何與宣教連繫。

問:成為「IG 小編」後,你感到最困難或迷惘的時刻是?

Marco:【撻著宣教Mo】是以宣教配搭日常生活的主題系列,可能我個人的生活比較枯燥乏味,所以在構思時感到比較困難和迷惘。

Vanessa:究竟我寫的東西是否符合聖經中對「宣教」的描述?這間中會令我感到困惑。作為一個宣教動員者Mobilizer,若我傳遞的信息不是按着聖經基礎的話,就「有禍了!」這也讓我反省自己的宣教聖經基礎及知識不足⋯⋯

問:對於以媒體推動宣教 (Media Mobilization),你有甚麼期待或想望?

Lily:期待人不只是「Like」,更會「Re-post」內容。很希望與他們如朋友一般,而我們就像一個「樹窿」,聆聽他們的宣教心志、掙扎和需要,若他們有宣教疑問,我們也可以解答。

Marco:在資訊科技發達的年代,網絡上的傳遞十分重要,希望藉此推動更多人成為宣教士,達致萬民都能得拯救的願景。

Vanessa:期待有人能夠藉這平台認識宣教,並且有接續實際的行動回應。也期待有人被神鼓勵,成為宣教士!而我對自己的期待是,學習到怎樣有效地利用這個平台推動宣教。這是我的一份確信:「自己正在參與宣教工作!」。

卓霖:期望招聚對宣教有負擔的人實體見面,彼此激勵,或者可以設有不定期小組,一齊同走宣教路,期待看見更多青年人委身宣教。

Previous
Previous

三房兩廳的同工新日常

Next
Next

長者事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