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 am … Iron Man

Image by Igor Bumba

作者:Danny

十年磨一劍,二十二套電影交織出來的高峰——《復仇者聯盟4:終局之戰》(Avengers: Endgame)終於上映。這也是初代復仇者的一個完美落幕。之前既然撰文探討過復仇者聯盟的三巨頭,這次也是好的時機為他們有一個蓋棺定論。按照上次的次序,今次也是由鐵甲奇俠(Iron Man),或者更準確點來說,是東尼•史達(Tony Stark)打頭陣。要探討這個角色,當然要由《鐵甲奇俠》(Iron Man)開始談起,不過這些功夫已經在前文《鐵甲奇俠(Iron Man)──驕傲的熱血挑戰者》做了,未看過或想重溫的讀者,可以按連結進入,而我們今次的討論,也會基於前文繼續進深。

接下來的討論會牽涉到劇透,如果你未曾觀看《復仇者聯盟4:終局之戰》並想保持神秘感,你可以收藏本頁,並待觀賞電影後再回來。(這用語和YouTuber何其相似!)

電影的劇情緊接著《復仇者聯盟3:無限之戰》(Avengers: Infinity War)中的泰坦星之戰,東尼與獵布拉(Nebula)在太空船上流浪,已經失去了生存的指望,幸得驚奇隊長(Captain Marvel)所救,回到地球。一下船當聽到美國隊長(Captain America)問他有關泰坦星一戰的情報時,他抑壓已久的情緒終於爆發——昔日面對奧創(Ultron)時,美國隊長曾經說過「要輸,也要我們一起輸」,但因內戰的分裂,東尼要獨個兒在泰坦星面對薩諾斯(Thanos),最後失敗而回,賠上了自己視為兒子的彼得•帕克(Peter Parker)的性命;這刻,他選擇將責任全推在美國隊長身上。這刻,東尼感到徹底的無能為力,也否定了他過去所做的一切,他只想與碧柏•波茲(Pepper Potts)離開這一切,不再參與這淌渾水。

從Thanos搶回無限寶石失敗五年後,東尼與Pepper結了婚,並生下了一個女兒摩根•史達(Morgan Stark)。他們一家三口退隱江湖,沒有再過問復仇者聯盟的事,直至蟻俠(Ant-Man)連同美國隊長等帶來「時間盜竊」的概念,才令他們平靜的生活起了一絲漣漪。東尼隨意地就解決了「時間盜竊」中的一個核心問題,令整件事變得可行。這刻,他卻猶疑了。他不再如以往般衝動地單挑中東恐怖分子,揚言挑戰十戒幫,又或者試圖以全球戰甲防線來防衛地球,他甚至想過任由這個計劃束之高閣。他不再是那個以為靠自己能解決一切的Tony Stark,他明白自己也只是一個普通人而已。而然,接下來有一件與以往不同的事發生了——他與Pepper分享了這個計劃。過往,挑戰十戒幫、創造奧創、幻視(Vision),他也沒有與任何人討論過是否應該去做。但這次,他選擇了與Pepper討論,而Pepper也與過往不同,經過這些年的相處,她明白了Tony是一個怎樣的人,明白他那刻心中的掙扎與心中的渴求——東尼想救回那些消失了的人,但更不想傷害到這刻自己擁有的家庭。Pepper鼓勵、支持他去冒這個險,完成這個心中的遺憾,令Tony Stark變回Tony Stark。這樣的場景,在之前並沒有見過;這也是東尼敢於再次面對挑戰的動力。

「時間盜竊」的過程中出了一些意外,令Tony有機會彌補生命中的第二個缺憾,就是他與父親的關係。過去的他一直認為父親侯活•史達(Howard Stark)不愛他,直至費尼克(Nick Fury)交給他父親的遺物中,才從舊影帶得知父親對他的重視,而他卻沒有在父親生前表達對他的感謝,成為了他生命中的遺憾。東尼過往的自大、自負、放蕩,我相信與他的父子關係也不無關係——他一直在尋求他父親的肯定,為了這個原因,他要變得更厲害,不可以讓人看到他的軟弱。 這次1970年的巧遇,讓他解開了兩個心結。在自己的出生之前,他聽到父親說會花一切的愛他,不論他做得好與壞,他的父親也是愛著他。他也趁著這個機會,親口向父親說了一聲感謝。這無疑幫助了東尼的成長,他不再需要尋求父親的愛與肯定,因為他的父親一直也是愛著他。東尼也終於可以完完全全地接納自己——不論是強項,或是弱項。而他亦終於可以親口向父親為這個家庭所付出的作出感謝。

帶著這兩點,東尼面對最後是否戴上無限手套這個生死抉擇時,我相信他的心態亦有所昇華。(還有化灰的蜘蛛俠(Spider-Man)順利回歸,東尼給予他一個擁抱,也彌補了他之前拒絕了蜘蛛俠擁抱,最後親眼見到他成灰的遺憾。)早在紐約大戰中,東尼已經表現出為他人犧牲的精神,但他那刻選擇將核彈送往傳送門,我相信他心中是有些遺憾的,因為他無法與Pepper道別。事後他感到自己能力不足,以致瘋狂製造盔甲,以至奧創。今次,同樣面對生死抉擇,他前後呼應的一句「I am Iron Man」,代表了他接受了自己的身份與使命。東尼曾問過奇異博士(Doctor Strange)這次是否就是那一千四百萬六百零五種結局中惟一一次的勝利,奇異博士拒絕回答,即代表當中仍然有變數。他不是最強的復仇者,面對強敵有時他也無能為力,但他知道並接納到自己的強與弱,也知道他所行的路上並不孤單,美國隊長、Pepper、蜘蛛俠等也在現場。那刻,東尼的生命是圓滿的。因著這份完滿,他可以坦然接受他的使命——那管這個使命會賠上他的生命。 這份坦然接受,令終局之戰成為終局之戰,沒有變數下邁向勝利。

東尼的成長,在於他接受了作為人的限制,沒有將一切往自己身上扛,向身邊人分享自己的軟弱,願意尋求他人的協助。當一個人肯放棄「自救」,才可以真正尋著救贖。

原文載於:https://dannychit.wordpress.com/2019/05/08/i-am-iron-man/,承蒙作者授權,準許轉載

認識更多關於耶穌基督的事情
立刻用Whatsapp展開對話

Spiritual Insights

Powered by HKCCC

Previous
Previous

關於動物的神學

Next
Next

再思苦難